厦门成立新社团促进两岸宗亲交流******
中新社厦门12月25日电 (记者 杨伏山)五缘文化交流促进会25日在厦门市湖里区成立,以期发挥“五缘”(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优势,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这是厦门市首个以“八大涉台宗亲”为主体的对台交流民间社团组织,首批会员120余家。
湖里区钟氏宗亲会会长钟建伟当选五缘文化交流促进会首任会长。他表示,该会未来主要以两岸民俗、经贸、教育交流为平台和媒介,结合实际,用情服务,吸引更多台胞、台青、台企来湖里就业创业和生活,共叙亲缘、共谋发展。
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和厦门与台湾联络交流的最重要先行窗口。2015年,湖里区在厦门率先成立涵盖陈氏、叶氏、萧氏、杨氏、薛氏、张氏、钟氏、孙氏等8大姓氏宗亲的联席会议制度。
据不完全统计,湖里区“八大宗亲”在台湾同姓氏宗亲500多万人。8年来,两岸宗亲交流热络,互相来往密切,充分体现“两岸一家亲”的亲情和友情。湖里区宗亲文化交流成为厦门对台交流的一大特色与亮点。
湖里区区长黄颖表示,希望促进会成立后,团结台湾宗亲力量,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做出更大贡献;湖里区将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为台胞办实事、做好事,提增台胞在湖里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市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家莹获邀担任该会名誉会长。吴家莹期望两岸各界紧密携手,以促进会成立为契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亲历者、参与者、推动者、奉献者,“广大台商台胞定然不会缺席”。(完)
元宵将至 贵州山区5629/30次“慢火车”带货忙******
(新春走基层)元宵将至 贵州山区5629/30次“慢火车”带货忙
中新网贵州桐梓2月3日电 题:元宵将至 贵州山区5629/30次“慢火车”带货忙
作者 瞿宏伦 肖珊
“按照我们的习俗,除了除夕,元宵节每家每户也要吃团圆饭,新鲜的蔬菜这几天供不应求。”2月3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境内的松坝站,村民冯光莲告诉记者,元宵节快到了,这几天通过5629/30次公益性“慢火车”带货的频率多了起来。
11时40分许,列车驶入松坝站,冯光莲和另外10多位村民背着自家种的白菜等农特产品早已在站台等候,他们将一起搭乘这趟“慢火车”前往遵义市桐梓县售卖蔬菜。
这些村民是“慢火车”上的常客,被称为“背篓客”。他们背着新鲜的瓜果蔬菜、自家腌制的咸菜、自制手工艺品等从家门口坐“慢火车”前往县城集市售卖,同时采办一些生活用品后再坐“慢火车”返回。
车还没停稳,村民们就争先恐后的跑向最近的车厢排队等待上车。有的村民背篓太重、有的村民农特产品太多,在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成功“挤”上了“带货车厢”,车厢内一角不一会就摆放了各类蔬菜,成了一个小型菜市场。
5629/30(贵州遵义开往重庆、重庆开往贵州遵义)次公益性“慢火车”(以下简称:5629/30次“慢火车”)串联着娄山关、红花园、桐梓等23个站点。目前是川黔铁路仅存的一趟旅客列车,最低票价6元人民币,是当地村民出行、做生意的重要交通工具。
松坝站是5629/30次“慢火车”停靠的五等小站,车站沿线多数村民都种植蔬菜售卖,是他们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将种植的蔬菜运出深山、帮助村民圆了“致富梦”的正是这趟“慢火车”。
“我们这里的村民都有种菜,蔬菜在村里面需求量不大,要带到外面去卖。”村民冯光莲告诉记者,花费7元钱坐着“慢火车”去县城售卖是最好的选择。“县城里的大多数人依旧喜欢从田间采摘的新鲜蔬菜,带的货不愁卖不出去。”
遵义车务段松坝站站长王溢是沿线村民的老朋友,和铁路沿线菜农都很熟悉,哪一家主要种什么他都清楚。
王溢说,“慢火车”虽然慢,但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上车,而且把蔬菜带上车还能节约运输成本,铁路沿线村民都选择用这趟“慢火车”带货。“马上就是元宵节了,这趟慢火车上的客流又慢慢多了起来,大家都赶着把农特产品带到县里去买。‘烟火气’持续回升,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据了解,为了满足村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2022年7月18日,5629/30次“慢火车”升级为空调车,专设“带货车厢”,以方便村民将农特产品带上车售卖。有时遇到外出游玩的旅客,村民在车上就可以做起生意。
“这趟‘慢火车’一直深受沿线村民的青睐。”遵义车务段党委副书记程书波介绍,近年来,5629/30次“慢火车”沿线村寨变化很大,铁路改变了村民们的家庭环境,让他们踏上了致富道路。
程书波表示,对很多人而言,“慢火车”已经成为一种记忆。但深山里的“慢火车”,仍在改善山区村民的出行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12时49分,列车到达桐梓站。车站工作人员帮村民们把背篓扶下车,大家拎着菜篮、背着货物快速地下车出站,迫不及待赶往市场……(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盈彩网地图 |